.jpg)
确认 进场 点位之前,判断好本次操作的方向。
1.寻找近期的重要阻力或支撑带 当我们判断出一个好的方向,比如说买涨。
如果 汇价到了这个 支撑位,未能 突破,我们可以在这里 买入,否则我们可以看下一个支撑位。
2.等待短期MACD 背离 这里所说的短期背离一般是指5分钟或15分钟K线图中的MACD背离。
当我们想要向上买入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短线图中MACD的 底背离,当它回调的时候。
当出现底背离的时候,应该是一个比较低的点位。
在这个点位附近买入,可视为适当的进场机会。
3. 切线位置附近 在这种情况下,图形走出了一个突破形态,汇价突破后,又回到了突破切线附近测试。
此时,将是进场突破切线的好时机。
同时,在切线的另一侧设置止损,避免汇价出现假突破。
在认真学习了以上判断何时进场的交易技巧后,投资者只需要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高低点,找到进场点即可。
国内要闻 年报“成绩单”出炉,六成公司 营收 净利“ 双 增长”, 化工电子行业表现抢眼】根据 同花顺数据统计,目前沪深两市已有421家 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。
其中,有398家公司实现正盈利,占比超90%。
305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,303家实现净利润增长,营收净利“双增长”的共有257家,占比达61%。
值得注意 的是,与去年同期相比,还有32家上市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。
从行业来看,上述业绩亮眼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、 医药生物、电子、机械设备等行业日前,国家外汇管理局(下称“外汇局”)召开电视会议,部署提升 企业 汇率风险管理水平相关工作。
会议 指出,近年来 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、双向 波动,弹性不断增强,对各类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提出 更高要求。
“近几年,全球经贸环境波动加大,特别是去年疫情暴发后,各国经济遭受严重冲击,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逆周期对冲政策,这导致全球经贸及投资环境剧烈变化,跨境资金流动可预见性降低,外汇市场走势多次发生逆转。
”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王青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这一背景下,人民币 汇率波动也呈加大之势。
其中,人民币汇率去年1月份至5月份呈震荡贬值态势,下半年则出现了大幅单边升值态势,弹性增强。
今年以来,伴随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渐趋明朗,人民币汇率整体进入双边波动格局。
在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有鑫看来,“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,通过动态调整逆周期调节因子权重、调整报价时段、增加货币篮子样本数量等措施,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。
”王有鑫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一是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,自主性提高。
中间价与前一日收盘价之间的背离程度明显收窄,更能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。
人民币受美元影响减弱,更能反映国内基本面的变化;二是人民币波动性明显提高,“8路11”汇改以来整体上经历了4轮升贬值周期变换,市场预期出现分化,改变了单边预期和走势;三是监管机构和市场对汇率波动容忍度更高,市场主体面对汇率波动更加理性,居民和企业非理性购汇行为减少,使用外汇套期保值产品增加,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再引起严重的资本外流。
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涉外行业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最为敏感。
“对涉外企业来说,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会加剧企业经营风险,增加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。
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来看,去年下半年人民币单边升值,一些 出口额较大、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遭受了规模较大的汇兑损失。
”王青说,汇率波动还可能诱使部分企业在外汇市场上单边押注,进而给自身财务稳健性带来更大风险。
王有鑫认为,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企业主要有两方面影响,一方面从经营角度说,增加了外贸企业产品定价和经营难度,进口成本将随汇率而波动,为维持出口价格稳定,企业将承担汇率波动的影响;另一方面企业汇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,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加大,财务成本将上升。
布雷纳德还提到,通胀的风险有两方面,有可能重演近几十年的长期低通胀形势。
在复工之后,需要强劲的深层动力去实现美联储 前瞻指引的结果。
她指出,芯片等方面的输入存在瓶颈,这限制了汽车等行业的 招工和生产。
目前还存在一些就业方面的阻碍,比如4月末的调查显示,在18岁到64岁的国民之中,不到四分之一完成了 疫苗接种,对需要和人接触的工作以及依赖公共交通的工作而言,健康和安全仍是很重要的关注点,育儿仍是很多父母的挑战。
事实上,在上周爆出耶伦暗示 加息给市场当头一棒之前,美联储近几个月一直传递保持当前超级宽松的信息。
今年3月美联储会后更新的 利率点阵图显示,联储大多数官员预计,直到2023年末,都将保持目前的近零利率不变。
4月的美联储会议声明承认新冠疫苗接种推动经济走强,但认为通胀上升时源于暂时的因素,并且指出最受疫情打击的行业还疲软。
声明重申了去年9月以来的利率前瞻指引,容许“在一段时间内实现通胀适度高于2%,以便让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通胀达到2%”。
美联储 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,目前不是沟通 缩减QE的时候,经济距离取得进一步进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通胀临时上扬不能保证会加息。
其中美联储二把手、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认为,现在不是谈论缩减购债的时候。
美联储理事鲍曼预计,通胀今后几个月会超过2%,但持续超标的风险很小。
今年 拥有FOMC 投票权的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当时称,不急于讨论缩减QE,通胀不太可能失控。
明年轮值拥有FOMC投票权的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称,通胀今年会超过联储目标2%,明年会回落,这种通胀上升不符合加息要求。
明年拥有FOMC投票权的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伯格称,通胀加快回升是暂时的,讨论缩减QE时机还不成熟。